很多人的勤奋,是一种低质量的勤奋。
- 明明集中精神两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半夜;
- 明明可以活用工具解决的问题,非要扔到群里,等待别人去解答。
- 明明可以询问有经验的人,很快能解决的事情,非不主动去沟通,要自己瞎琢磨。
这样的做法不是勤奋, 而是想要偷懒却又想被人夸赞勤奋。
成绩几乎是原地踏步,甚至偶尔还会下滑。以至于后来,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比人笨。
每次考试完,都习惯性的花大量时间,把错题一字不差地抄写到一个本子上,以便后期统一复习(可抄下来却从没看过),所以基本没时间来分析和拆解错题的原因,以至于下次考试出现同类题时我依然做不对。
反观身边从不抄题【抄题指代一种勤奋现象】的同桌,成绩却越来越好。后来我才渐渐发现,他不过是把我拿来抄题的时间花在了其他方面,比如:深入分析这道题为什么会错,思考其他的解题方法。
我身边一个朋友,是干新媒体的。她每天都在写文章,写呀写呀写,似乎永远写不完的样子。
- 有一次我问她:“也没见你发几篇啊,有这么多东西要写吗?”
- 她回答我:“领导不满意,推了重写,改几遍下来,就相当于多了好几篇的量。”
- 我又问她:“他为什么不满意呢?”
- 她很郁闷:“领导只凭感觉说我写的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他也不说清楚到底哪里不对。”
- 我很纳闷:“你动笔之前可以先花点时间沟通呀。”
- 疲惫地回:“哪有时间沟通,事情又这么多,马上开始写都不一定写得完呢!”
在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比如 PM 一句话提了需求,你什么都不问,加班加点的埋头干,快速做完后,你拿给 PM 审核,被无情打回,因为你做的,和他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有人每个周末都夹着本书去图书馆,书看了三页,却刷了3小时朋友圈。有人每天晚上加班都加到很晚,但其实白天都在和同事聊天。有人去健身房4个小时,但3个小时都在闲扯。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他们只是给人们留下了一个辛苦干活的背影,但在正面,其实他们在玩手机,而不是在看书。”
总结上面几个例子中大家容易发现自己迷失在不深入思考的表象:
- 因果倒置:把手段当目标
- 泛泛而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提高自己思考的时刻和想法, 可能自己感觉“大概”知道,就没有后续了
- 过分依赖框架:盲目使用套用已有的思维框架,可能是为了快速完成,也可能是知道自己思考不够总结凝练不够所以希望借此表象提高自己
- 偏见:认为不是自己原创,就不能用;认为别人使用了框架优于自己,就不能用。
- 沉迷总结关键词:把写总结,ppt,review,汇报,认为完成这些就能提高。
- 一条道跑到黑:不能及时的去发现自己思考的问题,在第一次设立方法后,偏执的执行下去,而不是发现或感觉有更好的方向后,进行改善。认为只要做了就一定可以得到结果。往往这种时候还容易出现周边人指导,自己偏执的认为对错与否,是尝过梨子味道后才知道。熟不知深入思考就是要帮助我们不断优化当前需要处理的问题。
- 忘却思考的初衷:这个和一条到走到黑,有时候很难华清界限,往往选择了一条道走到黑的人,也会密室自己思考的初衷
8 .偏重过程:容易在追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丧失全局观,极力用“高执行力”推动完成事务。 - 不会独立思考:经常需要别人或者外界进行干预总结,想一想自己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是不是经常出现问题需要别人告诉,或者解决方法需要反复和别人核对
总结不深入思考的根本原因
知识爆发的时代,大家都越加努力,但有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可悲的是,他们还被自己的这种表象感动到了。
- 知识储备不够,阅历不够。
- 深度思考的时间不够,不够专注。
- 没有掌握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拆解分析问题方法。
- 固有的思维定势,习惯于浅层思考,止步于事物的表面。
- 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惰性,避免于更深入的思考。
保持专注,自己动脑,形成自己的想法。
刻意练习,对于任何事情,先形成自己的想法后,再去上网查查类似或相关的情况,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你的思路和他们的思路有什么不同,你又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 如果说思考深度是你的目的地的话,思考方法论,就相当于你的交通工具。你从起点出发,到底能不能有效、高效地到达目的地,取决于你的交通工具的先进性。”
01-1.保持好奇心,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
01-2.保持怀疑。还有什么漏洞,如果是我做会怎么做。
01-3.保持学习。为什么人家那么做,我这么做?
学会运用一些基本的逻辑结构,锻炼自己的思维,掌握科学的思考工具
我们可以按照《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里所讲的结构化思考原理来加强自己的思维,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层次分明、更加严谨有条理。
《六顶思考帽》《简单的逻辑学》《结构思考力》《思考,快与慢》《拆掉思维里的墙》《学会提问》《思考的艺术》《批判性思维工具》。
结构化思考的主要方法: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
结论先行就是先表达出自己的结论。
-
以上统下就是要有一个有中心的主题句支撑自己的结论。
-
归类分组就是分总、总分、总分总的分类表达。
-
逻辑递进要求我们按照逻辑顺序把每一组的思想组织起来。
读杂书(多读不同类型的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360度丰富你的洞察维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你可以多读一读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看似跟你的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书籍。每一个领域代表的是不同的思考视角和思维立场。你每多学一个学科领域,就意味着你多一种“照相”视角。因此,学得越杂,就意味着你的观察思考视角越多维、立体。
也这也对应了很多人说的积累“元知识”,就像是模块 LEGO 积木的模块,越多越熟练,你会发现你可以拼接的东西不单单是房子,和图纸上的物品,还可以发挥想象。
培养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开始便已成功一大半,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慢慢,你会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改变。
从现象思考本质。
我们的性格、思维方式、眼界、信念都是在复杂的生活经历和各种选择中一步步建立的。只有从小天地走出来,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
03-1、5why法,延伸你的洞察深度
这里5why法中的5,并不是说你只能追问5个why,追问六个、七个都没什么问题,看你自己需要。但是,不能太少,至少追问5层why,你一定会不断收获不同层次的思考视角,从而变得越来越有深度。
有人说:“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跟自己较真, 多问几个为什么”
03-2、突破思维定势,升级你的洞察格局
因此,要想看得更高、更远、更深,我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善于打破我们的思维定势。
(1)留意隐性前提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有很多隐性前提的。但是,我们却未必留意或者意识到。比如,上面例子中,在“淘金赚到大钱”这个众人一致行为中,就隐含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有金可淘。
(2)吸收新的思维模式(接受不同的观点,深入思考)
当你在一个专业,一个领域扎根久了、深了,就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个时候,你还可以通过前面讲的方式,从专业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中去学习一些新的思维模式、思考视角。
提高知识链接强度, 要让你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与你的旧知识发生链接,用旧知识理解这个概念,让新知识从你的旧知识里“长“出来,才能记得更牢、更深。
深度思考不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越用越强”
!(file:///C:/Users/juest/AppData/Local/Temp/enhtmlclip/Image(3).jpg)[image]
刻意练习,大量刻意练习
六个字:大量刻意练习。
(1)拿身边的现象随手练习,借助生活,慢慢会积累对待事物的更多看法
(2) 写作(有形之物的产出), 写下来和你只是在头脑里想一想,是两码事、两码事、两码事!成品会让更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感。
防止枯燥几个方法
- 不同的书轮着看,防止枯燥让你一开始就放弃。
- 兴趣切入,让自己不那么容易无聊,防止因为功利目的太强,你坚持不下去。
- 从生活取材,从小事和元知识入手
- 多写少说,逼着自己沉淀
深度思考的几个行为特征
- 从表象见本质
- 化繁为简、触类旁通
- 做事有清晰且靠谱的思路
- 独创的想法、高质量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