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0日【PKMer社群日报】

2025年08月09日 社群回顾

【今日群聊汇总】

今日社群热度爆表,三大群聊总计产出超过 600 条消息!其中,一场关于中文输入法的“神仙打架”在 774176839 群掀起滔天巨浪,从五笔的辉煌历史到虎码的现代效率,讨论之深入、观点之碰撞,堪称“为知识管理寻找最佳拍档”的典范。而 825255377769306712 群则延续了务实的技术探讨氛围,从表格合并、标签美化到利用 AI 编写个性化效率工具,群友们的创造力与互助精神一览无余。

整体来看,今天不仅是解决 Obsidian 具体问题的“问诊日”,更是一场关于“如何更高效地输入与组织思想”的深度思辨。

【社群动态】

  • 插件更新与探讨

    • Obsidian-Thino 迎来 v2.7.18 更新,核心修复了查询功能中 OR 逻辑关系的处理错误,提升了复杂查询的准确性,对依赖条件过滤的用户是重要利好。
    • 关于表格单元格合并的讨论中,Obsidian Sheets 插件因其对原生 Markdown 的良好兼容性(即使插件失效,标记^<依然可读)而受到推崇。
    • 新发布的 Base 插件视频引发关注,其“让连接成为默认动作”的理念,被认为可能重塑部分用户的笔记使用逻辑。
  • AI 赋能工作流

    • 社群中涌现出利用 AI 提升效率的先行者。用户「绒猫」分享了让 GPT 辅助用 Xcode 编写 macOS 小应用的经历,实现了拖拽图片自动生成 OB 内链的个性化需求,展示了 AI 在解决“小而美”需求上的巨大潜力。
    • 另有群友计划使用 DeepSeek 编写 Python 脚本,以实现 Callout 块的自动化卡片式管理。
  • 社区文化与互助

    • 群内就“如何有效提问”展开了短暂而深刻的讨论。大家普遍认为,有价值的提问能激发高质量的分享,而简单问题求助于 AI 或搜索引擎,能更好地维护社区的交流氛围。
    • 同时,多位热心群友对新手问题给予了极大的耐心与帮助,从网络问题导致的插件安装失败,到推荐 UI 汉化插件,体现了社群温暖互助的一面。

【今日总览】

今日社群讨论呈现出两大核心焦点:一是输入效率的极致追求,二是笔记组织的自动化与连接。这反映出用户在掌握了 Obsidian 基础功能后,开始向更深层次的效率优化和工作流构建迈进。

值得关注的是,群友对“输入法”这一基础工具的讨论热度,揭示了在知识管理领域,内容“输入”环节的效率和体验是用户的核心痛点之一,这可能是一个值得深耕的内容方向。


核心话题 1:中文输入法“世纪之战”——为了不打断的思绪

这场由一个简单提问引发的讨论,迅速演变为一场关于五笔、双拼、小鹤音形、虎码等主流与小众输入法方案的深度研讨会。

  • 核心矛盾形码(如五笔、虎码)的低重码率、高效率,与音码(如拼音、双拼)的低学习成本、高通用性之间的抉择。

  • 代表性观点

    兼容性与环境派(Z· ╲):认为在许多企业内网环境下,五笔不再是标配,而音形码(如小鹤音形)可以通过挂载自定义短语实现,“退可守”用双拼,适应性更强。

    “不像五笔之类的,没环境就玩不了一点。”

    效率与习惯派(槑头脑):力挺虎码,认为其优秀的设计能真正实现打字“不过脑”,从而让思维更连贯,这是音码难以企及的。

    “用虎码的目的是为了放弃打字思考,目前音码几乎做不到。”

    选择困难与实践派(:credit_card::代表了大多数用户的纠结心态,在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之间反复横跳,担心学错方案的沉没成本。

    “我估计真的遇到内网设备要求给个五笔字形应该没问题,但是说给个虎码,我估计就蒙了(”

  • 最终洞察:输入法的选择没有最优解,只有最优解。它高度依赖于个人的思维习惯(声音 vs. 字形)、工作场景(是否涉及内网、生僻字)以及投入学习的时间精力。这场讨论也揭示了形码普遍面临的“提笔忘字”和不同方案间的“肌肉记忆冲突”问题。

核心话题 2:Obsidian 高阶玩法——从笔记软件到个人效率中枢

多位用户分享了超越“写笔记”范畴的实践,他们正将 Obsidian 打造为一个可编程、可自动化的个人信息处理中心。

  • 核心趋势:用户不再满足于 Obsidian 提供的现有功能,而是借助外部工具(AI、脚本)和高阶插件(Templater、Base)来量身定制自己的工作流。

  • 代表性观点

    AI 辅助开发(绒猫):展示了如何用自然语言向 GPT 描述需求,快速生成一个解决特定痛点(如本地图片隐私与仓库体积问题)的桌面应用。

    “让 GPT 帮我用 Xcode 写了个软件,太逆天了,一遍成功……非常个性化的小需求。”

    自动化内容组织(颩夢 & 溯流光):面对如何将散落的 Callout 转化为可管理的卡片笔记,群友们提出了用 Python 脚本处理或直接在 Obsidian 内用 Templater 脚本解决的方案,并附上了具体代码。这代表了一种将“内容块”进行二次加工和重组的进阶需求。

  • 最终洞察:随着 AI 编程门槛的降低,Obsidian 的可玩性和扩展性被进一步放大。用户正从“插件消费者”向“工作流创造者”转变。管理和连接“笔记块”而非“笔记文件”的需求日益凸显。

【话题推荐】

  1. 内容方向:“输入法选型指南:哪款最适合知识工作者?”
    可以结合今日群聊的激烈讨论,撰写一篇深度长文或制作一期视频,从学习曲线、重码率、使用场景、与 Obsidian 的配合度等多个维度,横向评测五笔、双拼、小鹤音形、虎码等输入法。这无疑会戳中大量用户的痛点。

  2. 教程方向:“AI 加持,三步为你的 Obsidian 打造一个专属小插件”
    可以从一个简单的需求入手(例如,一键为笔记添加固定格式的 Frontmatter),演示如何利用 ChatGPT 或 DeepSeek 生成 Templater 脚本或 QuickAdd 脚本,让零基础用户也能体验到自动化工作流的魅力。


看完今天的群聊,你是否也对自己的输入法或笔记工作流有了新的思考?

  • 你目前在用哪种输入法?它在记笔记时有哪些让你又爱又恨的地方?
  • 你最希望用 AI 或自动化脚本为 Obsidian 实现哪个“小功能”?

欢迎前往PKMer论坛 https://forum.pkmer.net 分享你的见解!

【FAQ】

以下是今日群聊中出现的高频问题及群友的解答汇总:

问题 用户解答
Obsidian 中如何实现表格单元格合并? 结论:推荐使用 Obsidian SheetsAnyblock 插件。
- Moy:不建议惦记原生功能,可以用 Anyblock 或 HTML。
- L72:推荐 Obsidian Sheets,因为它使用的约定标记 ^< 即使在插件失效后,对人类依然可读,兼容性更好。不推荐 Table Extended
如何让标签 #a/b/c 只显示末尾的 #c Moy 提供了截图,暗示可以通过 CSS 片段 (CSS Snippets) 或特定主题/插件的设置来实现这一视觉效果。
为什么 Obsidian 官方论坛上关于鸿蒙 NEXT 的帖子被关闭了? Moy 解释:并非官方刻意为之,而是因为该需求与另一篇已存在的帖子重复(Duplicate Request),管理员按规则进行了合并处理。
在 iPad 上使用 Obsidian 体验如何? 结论:体验良好,尤其适合特定场景。
- 锋华:挺好的,如果没有重度需求,部分插件不适配,但像 Excalidraw 甚至支持压感。
- 秦城高级疗养院院长:主要把 iPad 当作 Excalidraw 的绘图器来用。
如何申请脑图插件(Simple Mind Map)的内测? 十方界-彼岸行者数学星空的守夜人:直接在群内私聊群主或管理员申请即可。
如何将笔记中的 Callout 块自动保存成卡片? 溯流光 分享了一个 Templater 脚本,可以获取选中的文本,将其转换为带有标题和内容的 [!NOTE] 格式的 Callout 块,为自动化摘录提供了思路。
安装 Obsidian 插件时提示“无法安装”怎么办? 槑头脑 指出:这通常是网络问题。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多尝试几次,或者检查自己的网络环境。
有没有能翻译 Obsidian 插件界面的插件? 槑头脑苏格拉底:推荐安装 obsidian-l10n 插件(在社区搜索时可能搜 i18n),它可以汉化许多主流插件的设置界面。
如何让文件浏览器中的文件/文件夹任意排序? Z· ╲ 确认:有相关插件可以实现。结合上下文,指的是 Custom File Explorer sorting 这类插件,可以手动拖拽排序。